我是经济学专业的学生.试着回答一下。如果有任何错误,请纠正我.
首先,从字面上看,滞胀是指经济停滞和通货膨胀,所以滞胀是经济停滞和高通货膨胀并存的经济状况。出现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西方社会。
其次,介绍理论背景。1930年经济大危机后,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在西方社会学术界盛行,并以此指导政府政策。凯恩斯主义的核心命题可以概括为重视总需求管理,经济政策逆经济周期而动。简单来说,就是在经济不景气的时候使用扩张性的财政货币政策,在经济过热的时候使用紧缩性的财政货币政策。
然而,扩张性经济政策的后果之一是通货膨胀。简单来说,央行放水不仅刺激经济,还会引发通货膨胀。第二次世界大战后,凯恩斯主义的美国政府在面临经济萧条的危机时,放了一轮水来刺激经济,提高物价,并多次重复。这种方法可以说是屡试不爽。
上世纪七八十年代,美国再次遭遇经济危机,但此时,美国政府采取扩张性经济政策后,经济并没有像过去那样增长,只有物价像过去那样上涨。也就是滞胀发生。
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国际油价普遍上涨影响了供应。但凯恩斯主义关注的是需求管理,而不是供给。所以凯恩斯主义解决不了这个问题,按照凯恩斯的思路实施的政策不仅不能刺激经济,反而会推高物价。
滞胀的出现是经济理论发展和美国经济政策变化的一个重大转折点。此后,供给学派和货币学派取代凯恩斯主义,成为里根政府制定政策的主要理论依据。这是另一个故事。我记得应该在高中历史课本上。如果对这门学科感兴趣,你可以在大学毕业后了解更多。以上应该够高中考试了。
展开全文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